系統維護固定式氣體檢測儀是確保其正常運行的關鍵
更新時間:2025-11-24 | 點擊率:78
固定式氣體檢測儀24小時不間斷監測可燃、有毒或窒息性氣體(如甲烷、硫化氫、一氧化碳、氧氣等),廣泛應用于石油煉化、化工、制藥、污水處理及地下管廊等高危場所。其可靠性直接關乎人員生命與生產安全。然而,傳感器會因環境腐蝕、粉塵覆蓋或元件老化而性能衰減。只有建立固定式氣體檢測儀的科學、系統定期維護保養機制,才能確保其長期正常運行。

一、每日巡檢
操作人員應每日通過中控系統或現場查看設備運行指示燈、顯示屏是否正常,有無“故障”“低電量”或“傳感器失效”提示。檢查探頭防護罩是否被油污、水汽或異物堵塞,尤其在高濕、高塵環境中,需用軟毛刷輕掃濾網,保持通氣順暢。
二、每周功能測試
使用標準濃度的標定氣體(如50ppmH2S、50%LELCH2)進行“bumptest”(沖擊測試):將氣體通入探頭,觀察是否在規定時間內觸發聲光報警并上傳信號至控制室。此操作不校準精度,但能快速驗證傳感器活性與系統聯動功能,是預防“沉默失效”的關鍵步驟。
三、每月校準
按照《GB50493》或廠商建議,每月進行一次零點與量程校準:
零點校準:通入潔凈空氣或氮氣,調整輸出為0;
跨度校準:通入已知濃度標準氣,修正讀數偏差。
校準后記錄數據,若校正值超過±10%,應考慮更換傳感器。
四、每季度深度維護
拆卸探頭清潔內部腔體,檢查電路板有無腐蝕、冷凝水積聚;測試接線端子緊固性,防止接觸不良;對防爆型設備,核查隔爆面密封膠圈是否老化,確保符合ExdIICT6等級要求。
五、傳感器壽命管理與環境適配
電化學傳感器壽命通常為1–2年,紅外/催化燃燒式可達3–5年。建立臺賬,到期強制更換,切勿“超期服役”。在惡劣環境(如高溫>50℃、強電磁干擾區),應選用帶溫度補償或抗干擾設計的型號,并加裝防護罩。
聯
系
我
們
系
我
們

